【摘要】冶山岩体位于苏皖交界处江苏境内,下扬子地块东北部,为一大致呈"V"字形的岩株。岩体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,西北边缘见石英二长岩、闪长岩。锆石LA-ICPMS U-Pb定年结果表明,冶山侵入体的形成年龄为128.0±1.5 Ma,属于早白垩世早期。冶山侵入岩为一套富硅(SiO2为63.34%~66.44%)、富镁(Mg#为50.6-57.6)、钙碱性(σ为2.54~2.69)、准铝质(A/CNK为0.867~0.946)岩石;具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、无明显-弱正Eu异常、富集Ba、K、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,而亏损Ta、Nb、Ti等高强场元素、高Sr/Y和(La/Yb)N比值等特点,与C型埃达克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,属于C型埃达克岩。锆石Lu-Hf同位素证据显示,冶山埃达克质岩具有较低且均一的εHf(t)值(-15.76~-18.54)和较古老的地壳模式年龄t(DM)C(2170~2340 Ma)。结合前人Sr-Nd-Pb同位素、地球物理学等资料,认为冶山侵入体可能来源于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,并在源区混入地幔组分,形成于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活化阶段。
【关键词】
《建筑知识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广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 2015-07-03
《中外医疗》 2015-07-06
《广州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 2015-07-03
《中外医疗》 2015-07-03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